新要素 新产业 新模式 新动能 聚“新”力 育“新”能 壮“新”势 2024 向“新”而动 蓄能未来 新年伊始,走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沈阳可以发现,工业生产一线热气腾腾。“新”,正成为这里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主题词。 密闭的真空容器内,由航天级合金钢材制成的转子以每分钟最高4.1万转的超音速飞驰旋转,实现动能与电能的高效转换……得益于这项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大自然忽强忽弱的风、明暗不定的光,都能变成稳定输出的“绿电”。
沈阳微控生产车间内景(受访单位供图) 实现这项技术突破的,是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这家年轻的企业已构建起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手握10亿元的订单。公司董事长助理兼研发负责人杨澍告诉记者,以新质应用领域为契机,企业抓住市场机遇,通过核心科技的自主创新,解决了国家的急需、行业的急需和市场的急需,从而带动自身的各项生产要素实现了全面的升级。
在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车间拍摄的由航天级合金钢材制成的转子(2023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创新驱动,赢得未来。近年来,沈阳结合地方实际和产业优势,布局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科技创新部部长王大力说,“更主要的是与我们自身的基础紧密结合,在一些更具有专业化方向的精密构件的制造、铸造,包括3D打印等初创型的企业,通过孵化器、众创空间这样的形式予以引导和支持,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这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2023年8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在这背后,我国产业升级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安徽江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兴初表示,围绕着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以及围绕前端的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供应链的资源共享、人才高地的建设等,促进整个产业链形成融合创新,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兴产业。
大众安徽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工厂车身车间一角。(2023年5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超大规模市场和绿色发展的强劲动能,为“新三样”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安徽绿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冬林说,“我们公司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产业方向的一个大潮,把我们的主营业务定位为新能源充换电业务”。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史晓锋说,“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鼓励优势技术,以及产业和企业走向全球。”
2023年11月23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一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一名车主在为汽车充电。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科创+产业”加速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着力推动我国产业跃升。 联想创新产业园(天津)打造了一个自主研发的高智能化生产车间,也被称为“零碳黑灯的智能化工厂”。这一智能车间内有超过110个智能场景,生产效率提升200%,不良率下降30%,达到了业界标杆水准。
2023年11月6日,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的联想集团创新产业园(天津)全面落成。这是当日拍摄的联想集团创新产业园(天津)生产线一角。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联想创新产业基地(天津)负责人刘初春告诉记者,黑灯不是说完全没有灯光,而是所用的光源,都是绿色环保的能源供应。“我们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我们完全用系统,用我们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智能地判断和智能地处理。这样一条生产线,现在真正地去干预这条线的,能够控制在10个人,平均的自动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他说。
2023年11月6日,工作人员在联想集团创新产业园(天津)笔记本生产线作业。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表示,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积极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今日中国,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Copyright © 2005 - 2020 Tielingtv.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607182 辽ICP备:18017703号 辽公网安备 21120202000090号
铁岭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监督举报热线:024-77315033 举报邮箱:tltvju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