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三十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彪炳史册的“里程碑”,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三十年接续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 三十年接续奋斗,突破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三十年接续奋斗,创造了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辉煌战绩。 三十年接续奋斗,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三十年接续奋斗,建成了命脉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的大国重器。 三十年接续奋斗,孕育了载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 三十年接续奋斗,拥有了与世界航天强国比肩发展的自信和能力。 …………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上,光荣梦想永载史册,百尺竿头再踏征程,一个属于中国航天的“空间站时代”已经来临。
国之大者、任重千钧,时代不负追梦人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那个波谲云诡、风云激荡的时代,国际格局深刻剧变,为抢占战略制高点,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都竞相发展载人航天。当时,美俄等16国酝酿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却没有将中国纳入其中。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中国决心独立自主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这是一场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比赛。一边是美俄强强联手,此前一共发射了9个空间站,已将上百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了登月;而中国这边,空间站、载人飞船、载人火箭等都还停留在图纸之上,一切须从零开始。 “原子弹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老一辈的凌云壮志犹在耳畔。党的号召、国家需要、人民期盼,是中国航天人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他们下定决心,不管前进路上有多少“娄山关”、“腊子口”,都要闯过去,一步一个脚印把梦想变为现实。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发射成功。这一天恰好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的日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中国载人航天从未让人失望。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战国屈原的《天问》到盛唐李白的《把酒问月》……回眸千年,飞天梦几乎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璀璨文明一样悠远。 400多年前万户飞天的壮举,奏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序曲,而真正第一次把梦想变为现实却是一个外国人。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加加林遨游太空的消息很快便震惊世界。 2个月后,在钱学森等科学家主持下,中国科学院召开“星际航行座谈会”,专门探讨包括载人航天在内的航天飞行问题。 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极其困难的条件没有动摇中国人追逐飞天梦想的决心,老一辈科学家们开启了漫漫求索。几年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宇宙医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前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等日后为中国载人航天立下赫赫功勋的科研单位陆续成立。 1970年,党中央批准“714工程”,计划1973年底发射“曙光一号”飞船,后来,因特殊历史原因,工程“下马”。
“曙光一号”载人飞船设计图纸 30多年后,杨利伟返回地球时,收到一位老人的来信,“您终于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特向您表示祝贺,您是民族的光荣和骄傲。”2004年,一次出访活动中,年近八旬的老华侨紧紧拉着杨利伟的手,热泪盈眶地说:“你们飞多高,中国人的头就能昂多高!” 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被公认是继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后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此后,中国载人航天建设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多人多天、出舱活动、交会对接、太空授课、中长期驻留、舱段转位、组装完成……追梦路上,中国航天人步履铿锵。
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 只要有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圆梦。2022年11月29日,邓清明终于追梦成功。作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他为这一天准备了将近25年。他深深明白,飞天不仅是他个人的梦,而是数以万计航天人乃至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 11月30日晨,神舟十四、十五航天员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在这一历史时刻,一位航天人在微博上摘抄了苏东坡的名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并在下方注释:“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在‘天上宫阙’长期有人了。”
太空“会师” ——关乎未来的战略抉择。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983年3月23日,“哥伦比亚号”返回当天,美国里根总统发表了震惊全球的“星球大战”演说,苏联、欧洲、日本等纷纷抛出自己的计划,关于太空战略制高点的争夺愈演愈烈。 1986年3月,《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摆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案头。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4名科学家在信中大声疾呼,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从现在抓起,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不久,对后世发展影响深远的“863计划”出台,航天技术在七大领域中位列第二,两大主题项目都与载人航天紧密相关——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 此时,国内对搞不搞载人航天仍有争议。有人认为,经过30多年艰苦奋斗,我国完全有这个能力,也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也有人认为,载人航天投资大、风险也大,当时连温饱都没解决,不应该跟在别人后面搞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的事。 时间很快到了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集体审议《关于开展中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有领导同志讲,一个国家没有看家宝贝不行。还有的说,钱不够,动用国库里的金子也要干。最后,会议一致决定,我们要下决心搞这个东西,不光在政治、经济、科技上有意义,也是综合国力的标志。 今日回过头来看,这是一个关乎中国航天事业甚至众多高科技领域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 当时,正值市场经济蓬勃兴起之际,一股“下海”浪潮席卷全国。航天人才大量流失,很多骨干企业面临困难,当时甚至出现了“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老同志回忆:“当时,如没有载人航天这根‘好苗子’,就留不住人才、保不住能力,哪来现在中国航天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作为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工程之一,载人航天涵盖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工程技术,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 据统计,三十年里,工程全线共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推动航天产业跨越发展,并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极大促进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尤为宝贵的是,培养了一支作风过硬、专业扎实、善于攻关、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我国航天科研试验能力整体跃升,并为后续其他重大航天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时至今日,这份红利依然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 ——光耀史册的举国会战。 钱学森曾经说过,“航天是系统工程,不能靠我一个人,要靠一大堆人。”在所有航天工程中,载人航天是系统最复杂的。 立项之初,工程有7大系统,到空间站阶段增加至14大系统及上百个分系统,参与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仅以航天员搜救为例,除工程相关参研参试单位外,还涉及外交、交通等多个部门,各个战区和陆海空军,以及地方政府、医疗单位等,上万人参与其中。 “实施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像的。”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深有感触。 大协作并不意味“人海战术”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更为合理、更加科学配置;“一盘棋”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问题共同商讨、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载人航天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一场“大兵团作战”。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至今对载人飞船研制历程记忆犹新。飞船由13个分系统、涉及300多家协作单位,船上装有300多根电缆、600多台设备、8万多个接点、10万多个元器件、50多万条软件程序,每一个焊点、每一根导线、每一行语言都不能错。神舟一号研制过程中,仅一个火工锁就进行了100多次可靠性试验,飞船第一次联试用了200多天时间。因此,被大家誉为“万人会战造神舟”。 2021年初乍暖还寒,决战空间站建造的冲锋号吹响,从大漠戈壁到天涯海岛,从生产车间到测控点号,打响了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节奏最快、参与单位最多的科技大会战,决心在2年内完成11次飞行任务、建成中国空间站。 为此,专门成立任务总指挥部,统筹指挥各次发射、返回任务;按照“扁平高效”原则压减层级、理顺关系,任务期间成立联合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归口管理,确保协同动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方案预案,密切联动防控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舆论风险;特别针对空间站舱段研制攻关时间紧、任务重、标准要求高等特点,组织两支队伍同步研制两个实验舱,极大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加快研制进度,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确保空间站建造任务顺利推进、“后墙”不倒。 “西安的发动机、天津的太阳能电池、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剂、四川的元器件……只要总指挥部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各自的工厂里,第二天就能‘飞’到北京的总装车间。”有专家如此形容举国体制的巨大优越性。 大国重器横空出世的背后,还有无数幕后的辛勤付出。每逢重大任务,数以万计的公安干警、警卫人员和通信、电力、气象、交通、医疗等行业员工坚守各自岗位,共同筑起坚固的安全保障;一波又一波新闻记者奔走一线,用生花妙笔为载人航天事业鼓与呼;成千上万科研人员的家人,默默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为他们撑起坚强后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如此坚如磐石的群众基础,是中国载人航天屡创奇迹的坚强靠山和力量之源。
飞船总装车间 ——薪火相传的接力赛跑。 2013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向安葬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烈敬献花篮,向共和国的功臣们表示敬意,并勉励航天人,要把“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代代传下去,使之成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烈士陵园里长眠着760多位航天英烈,平均年龄仅27岁。每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前,总指挥部全体成员和航天员都会来到这里祭奠,因为,这里埋藏着中国航天人的“根”和“魂”。
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后,都会去看望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2022年11月17日是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90岁生日,刚刚完成出舱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专门从空间站发来生日祝福…… 漫漫飞天路,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后来者都深深地明白,自己是站在巨人肩上向上登攀,只有不忘来时的路才能走好未来的路,只有接稳“前一棒”才能跑好“下一棒”。
杨利伟看望钱学森 2021年“七·一”前夕,正在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科研人员走进本单位的纪念场馆,重温入党誓词、重访航天遗迹、重读英模事迹,追寻老一辈航天人征服宇宙的奋斗历程。工程总体的年轻同志来到东方红发射场,大家在地下指控室“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标语前久久伫立,那一刻,仿佛回到那个战天斗地的激情岁月,感怀于航天老前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革命精气神。 有人讲,载人航天是“大熔炉”、“大学校”、“大家庭”,能将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人铸成一个模子、聚成一团火。三十年前,王永志、戚发轫等第一代创业者在花甲之年扛起重任、奋斗终身,至今仍时刻牵挂事业发展;如今第二代奋斗者在事业滚滚前进的洪流中磨砺成长,已成为领军人才;让人欣慰的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们也已褪去稚嫩,在各自岗位勇挑重担。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不少科技工作者是“航二代”甚至“航三代”,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从小耳濡目染,大学毕业后又主动回到东风航天城,和父辈祖辈一样甘当扎根戈壁的“骆驼刺”,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心中神圣的事业。 上阵“父子兵”、出差“夫妻档”、攻关“师徒配”……老一辈“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动人故事,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接续传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Copyright © 2005 - 2020 Tielingtv.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607182 辽ICP备:18017703号 辽公网安备 21120202000090号
铁岭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监督举报热线:024-77315033 举报邮箱:tltvju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