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重庆市援沪医疗队(下称重庆医疗队)平安返渝,全队1567名医疗队员连续42天实现“零感染”奇迹,真正做到了“健健康康去,平平安安回”。
▲医疗队员专业核酸采样得到当地群众肯定。 受访者供图 此次上海疫情,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隐匿性强。重庆医疗队在上海市松江区抗疫一线,坚持树牢底线思维,夯实院感安全防线、突出人文关怀;把院感防护上升到“讲团结、听指挥,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三项“铁的纪律”之中;在跨域医疗援助中首创纪律监督小组,重点监督院感防护在方舱医院、定点医院、核酸采样点、巡回医疗院感监督、巡回队员健康照顾等”五线作战”中的落实情况,确保了援沪抗疫任务的圆满完成。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凯旋的抗疫英雄,一探“零感染”奇迹背后的故事。 “做到‘零感染’,努力得100分” 4月15日,重庆医疗队抵达上海次日,就接到进驻松江区2号方舱医院的任务。出发前,全体医疗队员都接受了院感防控培训和考核,随即表示“来之能战”。
▲游璐在对消毒水进行浓度测试。 通讯员 李太杰 摄 医疗队员游璐称,刚入舱就发现,一些工勤人员出现走错通道、出现逆行的情况,院感防护技能几乎为零。 医疗队随即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进行舱外分时段滚动培训和舱内实时指导培训,确保培训覆盖每一位工勤人员。 “感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医疗分队负责人张丹介绍,医疗队排查感控风险点,坚持梳理感控红线、筑牢感控防线、把握感控主线、坚守感控底线等“四线”并重,切实做好院感防控工作。“做到‘零感染’,努力得100分。” 据了解,接到援沪任务,重庆医疗队就组建了包括多家市级定点医院院感科负责人、市级院感专家组成的感控队伍;在抗疫一线,各方舱医院成立院感组,设立专职院感督导员,制定《重庆援沪医疗队感染防控管理方案》。
▲医疗队员周淼在方舱医院穿衣间进行紫外线消杀。 通讯员 李太杰 摄 在松江区1号方舱医院,护理负责人赵庆华牵头开展“三分三全三结合”院感知识及技能培训。“三分”即分人群、分层次、分阶段;“三全”即全员、全程、全方位;“三结合”即线上、线下及专业培训与寓教于乐相结合,筑牢感控防线。 松江区3号方舱医院推出“三通”纵向管理模式推进院感工作,上与前线指挥部加强沟通;中与松江联合组织对消防人员、公安人员、安保人员等进行院感安全培训;下将安全管理措施做到人人知晓、人人落实。该方舱医院负责人胡怀东称,正是因为整合三方力量,才成功应对了4月25日极端天气的侵袭,保证了方舱的安全运行。 “三级感控全监督。”4号方舱医院负责人潘传波介绍,一线院感专职人员24小时监控每一位出舱人员脱卸防护用品的操作流程,对不规范行为及时提醒纠错;二线院感每日对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感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对舱内突发事件及时指导处理;三线院感对三区院感防控管理开展三级质控。“方舱院长直管院感工作,三级督查并行。” 此外,重庆医疗队还建立“驾照式”计分管理制,在脱卸间被院感员纠错提醒每次扣1分,被录制作为典型案例的扣3分;满3分人员须停岗接受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返岗;停岗培训2次及以上人员(即扣满6分),不得再从事方舱工作。 “为战士们穿上安全的‘铠甲’” 核酸采集涉及管控区、封控区及防范区,感染风险极大,医疗队采集分队首次进社区就与当地居民和志愿者发生了分歧。 “他们觉得洗手消耗时间太多。”在核酸采样中,医疗队员坚持采集一个人就消毒洗手一次,但当地居民和志愿者提出每采集10人进行一次手消毒,认为这样采集速度更快。 感控组组长李晓红说,“我们也巴不得早点结束采样,但院感防控不允许!”
▲医疗队员返回驻地自觉接受消杀作业。 通讯员 李太杰 摄 李晓红称,规范的手卫生,可以将有可能带给居民的交叉感染降到最低。后来,队员们不断宣传,最终赢得了居民和志愿者的理解,有人还拍摄短片夸赞重庆援沪医疗队的手卫生特别规范。 不只是手卫生问题,不少医疗队员发现,有的志愿者穿戴防护服不规范。为此,李晓红又与马旭珏、徐秋兰等队员专门设置“新冠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对新冠防护认识现状”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的对志愿者及居民进行感控知识培训,提高了他们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执行效果。 “双向防护是感控的两个屏障。” 医疗分队负责人石红军介绍,核酸采集团队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优选培养50余名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感控经验的医生、护士担任采集点感控督导员,承担队员防护用品穿脱指导、采样点设置、医疗废物处置,以及应急事件处置等全环节的感控督导工作。““为战士们穿上安全的‘铠甲’。”
▲医疗队员肖玉婷在方舱内开展消杀工作。 受访者供图 针对采样布点多、固定或移动方式不确定,队员分散等问题,感控组还统一防护用品穿戴标准,根据不同场景采取不同防护,固定采样点统一口罩、帽子、防护服、两层手套、靴套;进楼层或三轮车移动采样加穿隔离衣;阳性复核更换防护用品,为队员防护提供了同质化标准;采样结束后,队员们两两一组相互监督防护服脱卸,并将垃圾分层鹅颈结封扎,规范放置。 宁小媚是一名核酸采集感控员。每次进社区采样,她都督导、查看每个点位的清洁区污染区分开、用物有序摆放、风向选择、环境消杀等情况,并监督队员是否宣传提醒“间隔2米距离、不随地吐痰、采样时屏气、小朋友不要碰阿姨的手、不能将手放在桌子上”等院感知识。 “他们是最专业的、最规范的!”从不理解到点赞,医疗队的核酸采样工作得到了当地居民和志愿者的认可。 “为队员营造一个安全的‘家’” 门外物品摆放不合理、队员将外出服直接放门外、走廊通风效果不佳……4月中旬,医疗队所在的洲际酒店刚入住不久,院感驻地组长龙从燕指出了一系列问题。 洲际酒店既有从事核酸采集的队员,也有在方舱医院从事医疗救治工作的队员,24小时都有人进出酒店,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
▲医疗队员陈珊称,物资“四化”管理模式得到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上海工作组医疗救治组的高度肯定。 记者 彭瑜 摄 “为队员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医疗队员石朝艺介绍,驻地感控组主动提出24小时值守,安排了返回消杀班,为结束工作返回驻地的队员进行体温检测、随身物品消杀、手卫生监督、工作手机保管充电等。他表示,“愿做黑夜里的一束光,等着战友们‘回家’。” 为确保各项物资规范储备和使用,医疗队第五分队还推行库房管理标准化、物资储存清单化、物资出入流程化、物资保供精准化“四化”管理,物资管理员坚持24小时无缝衔接排班;防护物资坚持分区、分类放置,专人管理;物资出入坚持建立台账,全程清单化管理;收发物资坚持固定位置,严格执行驻地院感要求。 医疗队员陈珊透露,该物资管理模式还得到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上海工作组医疗救治组的高度肯定,并要求推广运用。 在森林酒店,院感团队负责人陈志美牵头建立健全“一把手”、楼栋包干、驻地酒店负责人协同管理机制,制定驻地酒店感染防控实施细则、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返回酒店及房间流程,设置应急隔离房间,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酒店管理‘两手抓’。” 陈志美称,一手抓感控培训,特别是对酒店工作人员进行感控知识培训,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保证驻地酒店环境安全;一手抓健康管理,每日报送健康状况,每日核酸检测,每日发布院感通报,同质化管理酒店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同时采取二级督导,一级督导员每日巡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二级督导员不定期抽查,持续改进难点重点问题。” 感控是疫情防控的生命。重庆医疗队还突出人文关怀,通过丰富闲暇活动、加强心理辅导、解除后顾之忧、经常性关心慰问、一对一谈话疏导等人文关怀举措,纾解了队员压力,提振了昂扬斗志。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5 - 2020 Tielingtv.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607182 辽ICP备:18017703号 辽公网安备 21120202000090号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监督举报热线:024-77315033 举报邮箱:tltvju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