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杰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博士生导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此次会议对未来中国如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经济增长、夯实国家现代化基础作出了系列新部署。 首先,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特殊,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遭遇美欧等国家持续的政治打压、科技封锁、经济竞争甚至军事围堵,在国内又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带来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大大增加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2022年,尽管中国将经济增速目标下调为5.5%,但面对肆虐的疫情、国际军事冲突以及美国等的经济打压,实现保增长目标难度不小。中央及时召开财经委会议,对未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地位、基本要求、建设内容和重点、实现途径以及保障措施等作出了新的阐释,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国内经济循环,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此次会议从更大范围内系统阐述了中国未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和内容,相比以前的提法,突出了“全面”和“体系”等新亮点。相对于以前的“铁公机”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此次会议提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指出未来新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环境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此次会议根据近年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国际环境,明确了中国未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也是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交通强国”目标的落实和“十四五”规划等相关内容的充分强调。 第三,此次会议从更高层面上定位了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会议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把未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定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和国家安全保障,这从更高层面上明确了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发展、国家现代化治理和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此次会议不再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量,只对全面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目标等作出基本规定。在原则方面,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整体协同,适度超前,统筹布局,科学规划。在目标方面,强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新一轮的全面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以前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更加重视投资的综合效益,强调了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民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也体现了当前中国政府推行全面绩效预算管理的目标要求。 第五,此次会议提出了中国未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六大支撑保障措施,包括:坚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多方面作用,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基础设施技术自主可控水平;造就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总之,此次中央财经会议对中国未来基础设施建设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今后较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责任编辑:乐水安然 张艳玲)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5 - 2020 Tielingtv.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607182 辽ICP备:18017703号 辽公网安备 21120202000090号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监督举报热线:024-77315033 举报邮箱:tltvjub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