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题:“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之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其中明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完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2021年4月2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的植树点,一派热火朝天忙碌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连续第9年亲手植绿。 扶苗培土、拎桶浇水,总书记接连种下6棵树苗。新种下的树苗迎风挺立,传递出春天的盎然生机。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面对在场的干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意味深长。 时针回拨到9年多前。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令人瞩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展现出立志千秋伟业的胸怀视野。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从坚决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到雷厉风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开展“史上最严”中央环保督察,到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等法规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全局之变,在于布局之变。 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六大以后将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始终顺应历史大势、顺应人民需求,不断与时俱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 布局之变,引领实践之跃。 一艘轮船在拖轮的协助下向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靠泊(2021年10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既是路线图,也是任务书,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经济建设上,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全局深刻变革,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文化建设上,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社会建设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各方面布局统筹推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清醒,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新的高度。 形成战略布局:“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 世纪疫情,突如其来的压力测试。 全球死亡病例累计超过580万,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失速中,世界面临失序的严重危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化危为机,交出一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答卷。 “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这是百年大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逐步形成、协调推进,重构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逻辑—— 立足冲刺千年小康梦想的历史方位,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将改革开放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将法治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并提出。 “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时代课题。 2018年5月31日,北京月坛北小街,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 整合多部门管理权,为居高不下的药价“挤水分”,剑指“看病难、看病贵”……医改牵一发而动全身。 改革进入深水区,唯有“全面深化”,方能破局开路。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使国家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全面依法治国,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当前“中国问题”切中肯綮的把握,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衣领子”“牛鼻子”。 ——坚持辩证统一,始终相互促进。 “通过!” 2018年3月20日,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热烈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响起。 这一反腐败国家立法,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相统一,坚持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相统一,确保了“中国号”列车全速顺利前进。 这是深圳市民中心和莲花山公园一线(2020年10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坚持全面系统,加强整体谋划。 深圳,莲花山。登高眺远,“春天的故事”尽收眼底。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植下的高山榕,茂盛挺拔。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揽子推出330多项改革举措,并决定在党中央成立领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机构。 “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为这场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标注出了不同以往的广度和深度。 纵横正有凌云笔,伟大事业谱新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让近1亿人口摆脱贫困,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水平小康;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拥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再启历史新局:“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 2020年10月,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 翻开规划《建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首个“全面”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是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重庆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使用智能化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2021年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定盘星。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北京京西宾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定调中国经济发展大计。 世纪疫情之下,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必须”深刻阐明大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核心密码。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居于首位。 回眸一年经济工作,既有大风大浪,也有暗流涌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能够沉着应对,过险滩,闯难关,关键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步调一致向前进,拔了不少钉子,稳住宏观大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统领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 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和国家才有力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征程上,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坚持中国道路,不断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蓬勃生机。 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 “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必须贯彻落实在我国发展的战略战术、方针政策、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之中。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上阳村重阳坞,志愿者在“碳中和林”进行日常巡查(2021年7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22年新春上班第一天,浙江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部署新一年的“任务清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的重大论断。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鲜明底色。 “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将掀开更加恢宏壮丽的崭新篇章! 总策划:傅华 监制:赵承、张旭东 采写:陈芳、朱基钗、董瑞丰、胡喆、温竞华、彭韵佳 统筹:邹伟、王绚、白洁 海报设计:郝晓静、唐兴、张惠慧 编辑:杨文荣、姜潇、张爱芳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5 - 2020 Tielingtv.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607182 辽ICP备:18017703号 辽公网安备 21120202000090号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监督举报热线:024-77315033 举报邮箱:tltvjubao@163.com